0516-83379692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理论 > 专家文库
侯桂林
发布时间:2020-06-11                  作者:Admin                 点击次数:2056

                                                           赏石艺术理论家侯桂林简介


侯桂林,男,1934年正月二十出生于山西省古辽州城(后易名为左权县)西关村一个贫苦农家。启蒙教育始于解放前的县新民小学,解放后的红星小学。1947年参加左权县县剧团工作。1950年调入榆次专署文工团。1951年入山西省艺术学校,主修小提琴演奏和音乐理论。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山西省音乐工作室管弦乐队任专职演奏员,1954年合并入山西省歌舞剧团,同年荣获“山西省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过山西省歌舞剧团管弦乐队第一小提琴手兼声部长。在普及革命样板戏的年代调入山西省京剧团,先后任职乐队指导员,首席小提琴手,第一副团长。1988年调入山西省晋剧院任副院长兼青年演出团团长、党支部书记。兼任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副秘书长、山西省戏曲音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其间发表了《论中国戏曲乐队现代化建设》、《晋剧文场“四大件”历史沿革》、《论戏曲与戏歌艺术》、《晋胡泰斗刘柱先生》、《论史佳花的声腔艺术》、《山西省晋剧院院志》等文论。

19943月离休。离休后“移情(琴)别恋”,全身心投入到奇石收藏与中华赏石文化艺术理论研究中。先后出任山西省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秘书长、第一副会长、会长、终身荣誉会长;中国观赏石协会理事、理论专业委员会特邀委员、中国观赏石协会科学与艺术顾问;北京人文大学石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在此期间,先后发表过《奇石艺术是人为艺术之母》、《还是百花齐放好——论石种歧视》、《打破传统观念,三论奇石艺术与非艺术》、《奇石献瑞,神奇在人——兼谈赏石文化的时代精神》、《论奇石在收藏品中的定位》、《当代中国赏石收藏文化发展趋势》、《天人合一交相辉映——奇供石艺术二度创作杂谈》、《论观赏石的自然美与艺术美》、《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也谈观赏石的具象美与抽象美》、《对观赏石科学美审美理论的质疑》、《小品雅石组合艺术创作漫谈》等文论。

为传承中华赏石文化,普及与促进山西赏石艺术进一步发展,从1995年起深入山西省有关县市考察赏石资源产业基地建设,先后建立了垣曲县梅花石、日月石、河曲县黄河石和昔阳县大寨奇石三个基地,发动并协助建立了中条山奇石协会、历山奇石协会、垣曲县奇石盆景协会、昔阳县奇石根艺协会、忻州市石根文化研究会、运城市石文化研究会、大同市奇石协会等7个群众性赏石组织,发展会员320人。

为宣传山西赏石文化艺术,从1999年始至2008年,先后策划并主持了“山西省观赏石展览会”共七届,创办了《三晋赏石报》,其间撰写并在省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了《历山奇石初探》、《河曲黄河石文化扫描》、《历史的回眸与当代的脉动——大寨奇石和昔阳石文化研究》、《山西古代赏石名家介绍》等文章,受到省内外石友的一致好评,并被誉为“山西赏石文化学科带头人”称号。

为更加广泛引进外省优秀石种和赏石理论研究成果服务于山西,从2009年始至2019年,联合山西黎氏阁家居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策划并主持了一年一度的《石魂木韵妆雅居,赏石文化进社区》的“黎氏阁杯赏石文化博览会暨赏石文化高峰论坛”,担任总顾问与总策划,协助张红生董事长承办了共十二届展会,担任论坛主持。在此期间,先后编辑论文集共12期,个人先后发表了《厅无石不华,斋无石不雅——雅石与家居文化散论》、《石魂木韵妆雅居——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化创举》、《十年辛苦为谁来?——黎氏阁杯石文化高峰论坛十年速览》、《赏石文化与大众消费》、《盛世石盛展新篇,饮水思源忆故人》、《石画造化奇,压却绢与纸——类画石与画面石不同称谓之我见》、《赏石文化与大众消费——让更多人玩得起石头》、《试论华夏文明与黄河石文化》、《石敢当文化探源五说》、《石圣米芾千古无双》、《历山梅石享誉天下》、《守土有责 资源共享——山西垣曲黄河日月石资源概况及其审美价值》、《历山梅花石,中国奇石王国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晋东南陵川奇石资源探寻》、《霍山雪浪石与苏东坡》、《不废江河万古流——为切割打磨画面石正名之一》、《造化之秘与匠心之运——为切割打磨画面石正名之二》、《赏石巧题名,妙与诗画通》、《中国观赏石理论建设体系框架的七根支柱》、《回归古典 感恩本真——中国传统供石与古典四大名石》、《创立中华赏石艺术学随想录》、《清丽唯美,陈老二现象的思考》、《赏石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情感》、《也谈石玩艺术的所谓标准》、《少些功利,让赏石界的天空永保一片蓝天》、《赏石艺术健康发展需要艺术批评》、《石屋风景》、《南极石组合“圆明园在诉说”三题》、《三峡的山,三峡的水,三峡的石》、《不只酒美,更有美石能醉人——泸州女子爱石协会创会十周年山西行评述》等百十余篇。

此外,这期间还为加强石文化理论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学习,先后出席过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石家庄、云南昆明、福建厦门、广西柳州、甘肃兰州、江苏南京、徐州、浙江杭州以及辽宁松花石产地等多省市举办的石文化高峰论坛或座谈会,还担任过《宝藏》、《石友》、《中华奇石》、《鉴石》、《赏石》等杂志的编委会顾问,被赏石界尊称为“著名赏石理论家”。


从事赏石理论研究近三十年来,先后编著出版了《与石共语》(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文源石屋说石》(北京线装书局出版)、《石屋小语》(新亚洲设计工作室制作)、《书评雅集》(名堂书社制作)等四部著作。现正在编著《发现山西,寻根理脉》有望在2022年正式出版。另外,曾受太原理工大学之邀,为学生们上过赏石文化课。有媒体发表了“侯桂林赏石悟道兼修身”以及“山西藏石由他兴”的相关报道。《山西日报》和《太原晚报》还曾为他开设过“赏石文化专栏”。

由于在石界表现有佳,先后被中国观赏石协会授予“赏石杰出奉献者”;被中国国学研究会授予“国家功勋艺术家”、“中国新时代艺术人物”和“创作成果金奖”;被山西文艺家协会授予“山西十大收藏家”;被山西省文化厅授予“老有所为艺术家”等荣誉称号。

上一条:巩杰
下一条:侯仰军
您感兴趣的文章